新书丨《自由鸟与蜗牛:史禄国在华的两重生命》
史禄国是享誉世界的俄国人类学家,国际公认的通古斯研究权威。他在中国度过了自己学术生命最成熟、最旺盛的17年,一生中绝大部分著作在中国出版,对中国早期人类学界的影响深远,贡献卓著。
史禄国是享誉世界的俄国人类学家,国际公认的通古斯研究权威。他在中国度过了自己学术生命最成熟、最旺盛的17年,一生中绝大部分著作在中国出版,对中国早期人类学界的影响深远,贡献卓著。
英国散文家洛根·皮尔索尔·史密斯在题为《安慰》的一则随笔中写道:“有一天,我情绪低落地坐在地铁里,为了振奋一下精神,我默想人世间的各种乐趣。但是,它们中间没有一种是我在乎的:美酒、友谊、吃喝、恋爱,或者道德感。既然在这个世界里,只能找到这样平庸的东西,那又何必
不过,进入北大后的顾颉刚,尚没有机会和周氏兄弟相见,因为鲁迅虽然早在1912年就到北京,彼时却不过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普通职员,“五四”之后才到北大兼职授课。而周作人1913年开始在绍兴的浙江省立第五中学任教,1917年才到北京,在鲁迅的推薦下入北大任教。他们三
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名人学者的藏书在其身后的归宿,是1981年5月随先师季龙(谭其骧)先生在北京香山别墅出席中国民族史学术讨论会期间。5月28日上午,谭先生在会场开会,工作人员说有客来访。我陪先生回到房间,顾颉刚夫人与顾先生生前助手王煦华先生已在等候。顾师母路远